前人慈語
提起您的光明念頭
來照耀你的生命
提起您的空靈觀念
來超越你的生活
提起您的喜悅心情
來洗去煩惱塵埃
領航舵手-一貫道世界總會理事長
張老前人培成大德 一貫道世界總會理事長、基礎忠恕道場領導張培成老前人於九十九年六月二十日晚間十點三十一分,功圓果滿,蒙榮召 ,功圓果滿,返璞歸真。
皈根復命 達本還源
一貫道基礎忠恕總領導張老前人大德聖者,係於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年)七月七日出生於江蘇省崇明縣;八歲時進入新河鎮的洋學堂讀書,聰穎活潑,成績優異。畢業後因家計負擔關係,加之初中學校離家太遠,只有修學在家鄉跟隨一位老師研讀「孟子」兩年,得以濡慕聖賢智慧,種下日後深厚根基。
老前人是崇明家鄉出了名的孝子,當老前人三十歲那年,因父親仙逝,悲痛欲絕,那時事業雖處日正當中,卻因此對人生感覺恰如由高空遽然跌入谷底,幸遇知友唐俊民先生引介,宣說求道後可以超拔父親到天堂,老前人心想能為過世的父親盡一點孝道,便毫不猶疑地答應求道。
老前人求道後聆聽三寶談到「吃半斤、還八兩」體悟到「眾生肉即己肉」道理,當晚立刻素食。六十多年來,生活素樸,身體健朗,修身立德,神清氣爽。並從聖賢經典中體悟做人的道理,徹悟唯有修道才能得到生命的永恆,從此毅然投入辦道渡眾的行列,求道半年即領天命,四處傳道,廣結善緣。
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老前人來到台灣開荒傳道,致力於救人靈性的聖業,在艱苦的歲月中,考難重重,老前人不畏任何,不斷奔走,終於開創出一片蓬勃的道場。並於民國七十七年(一九八八年)三月五日,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且眾望所歸擔任首、二屆理事長,讓一貫道在台灣擁有數百萬的道親。
一貫道的宗旨要化人心為良善,挽世界為清平,冀世界為大同。故老前人一生積極傳道,要恢復固有道德,促進國家社會的安和樂利,更以推動世界和平為使命,除擔任一貫道世界總會理事長外,亦曾擔任世界宗教徒協會副理事長職,對宗教對話、交流方面做出貢獻。並於社會文化教育方面,設立財團法人基礎道德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忠恕道德文教基金會及在諸多縣市成立文教基金會,獎學興教不遺餘力,培育英才服務社會、貢獻國家。在一貫道文化教育方面,於三十多年前即創辦基礎忠恕學院,研究各家經典,培養道中人才,並為一貫道總會會訊及基礎雜誌、出版社創辦人,鼓勵道中各項有益身心的社團成立,多年來在道場文化、教育方面紮下根柢。
在社會福利公益方面,濟貧、賑災、慈幼、捐助全球受困受災同胞不計其數,均本著修道人「無緣大悲,同體大悲」心懷大力去做。
在心靈改革方面,透過各種文宣、淨化人心講座,向社會大眾傳播心靈福音,普及社會各角落,並配合政府推動各項反煙拒毒,有益世道人心活動,先後獲得內政部各種獎勵,並於民國九十一年(二○○二年)一月二十五日獲頒「內政獎章」乙座及證書,肯定老前人一生投身宗教志業,犧牲奉獻,盡心盡力,精神可感,勳績懋著。
老前人大德一生用有限的生命,開拓無限生命的延續;以「道本一體,理無二致」的精神指標與愿力,為一貫道脈薪傳,奉獻畢生之精華;老前人大德聖者的皈根復命,對一貫道全體道親宛如失去了一位和藹可親、大德敦化的長者;對國家社會而言,更失去了一位啟迪人智,淨化人性的淑世聖哲。
經歷表
曾任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第一、二屆理事長(創會人)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會訊創辦人
◎世界宗教徒協會副理事長
◎一貫道基礎忠恕道場總領導老前人
◎財團法人基礎道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基礎雜誌、基礎文教出版社創辦人
◎一貫道忠恕學院創辦人
◎一貫道世界總會理事長(創會人)
著作
◎老前人慈語(一、二集)
◎老前人心性嘉語
◎基礎丹誠
◎忠恕丹誠
◎清靜經十三講
獎章
◎華夏三等獎章(3886號)
◎華夏三等獎章(5661號)
◎內政一等獎章(91、01、25)
一生所做文化教育大事紀
1974年
·基礎忠恕道場在台北先天道院開辦「進德修業班」。
1986年
·於屈尺天青堂舉辦第一屆夏令營,並於每年舉辦社青、大專、高中、國中及國小寒暑期夏令營隊。
1989年
·於屈尺天青堂舉辦第一屆夏令營,並於每年舉辦社青、大專、高中、國中及國小寒暑期夏令營隊。
1990年
·「財團法人基礎道德文化教育基金會」成立於台北市先天道院。
·「基礎文教圖書及有聲出版社」成立於台北市。
·「為提升道親文化藝術修養,增進各地方聯誼,每年舉辦「基礎天韻歌唱比賽」音樂觀摩。
1991年
·「一貫道總會會訊」創刊。
·一貫道總會主辦台北市孔廟春季祭孔釋奠大典,張老前人等擔任分獻官,一千多位來賓觀禮,主敬存誠,慎重其事,深獲好評。
·基礎忠恕道場進研所「正義精修班」擴大改制為「忠恕學院」。
1992年
·忠恕學院由台北市先天道院舉行開學典禮,一千多位學員參加。
·一貫道總會參加台北市新公園「台灣省立博物館」舉辦之「台灣文化發展特展--宗教文物展」,為期三個月。
1993年
·一貫道總會價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宗教音樂會系列:一貫道音樂會」,並獲市長頒贈「淨化人心」獎牌。
·一貫道推行社會祥和方案,總會主辦一系列「淨化人心」講座。
·中原大學哲學系師生180位抵台北先天道院一貫道總會訪問,做實習教學。
·一貫道總會與台北市政府合辦,於木柵天恩宮舉辦「國中星光夏令營」,來自台北市大同,北投區社會福利中心六十三位同學參加,總會全力投入,深獲政府肯定。
·一貫道總會假埔里天緣佛院舉行「在職教師研習會」。
1996年
·內政部主辦,總會承辦「淨化社會人心」講座,於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共三千餘人聽講。
·一貫道總會台灣省分會等單位由台中市林園大道市民廣場,聯合舉辦「慶祝中華民國八十五週年民俗藝術親子園遊會」,素食、民俗藝術、童玩等攤位,計六萬多人參加。
·一貫道總會在有線電視博新一台播出「智慧的燈火」淨化人心節目。
·一貫道總會由台北市實踐堂舉行「一貫道國樂聯合演奏會」。
·一貫道總會省分會承辦民國八十五年台灣省模範父親表揚大會。
1997年
·基礎各道場全面推展兒童讀經之成立。
·泰國道親班在台成立。
·基礎道場壇主法會分四大梯次在忠怒道院,四千多壇主出席。
·一貫道應邀參加「世界宗教博覽會」於台北大安森林公園展出三天。
·基礎忠恕先天寶塔每年定期舉辦春秋祭典,慎終追遠。
1998年
·一貫道總會於陽明山中山樓舉辦「成年禮」,期青年立身修辦報親恩,將社會引向光明面。
·忠怒道德文教基金會於台北民生活動中心舉辦「慶祝母親節聯歡晚會」。
·基礎忠恕英文人才培訓班各班次於台北天定堂陸續開課。
·一貫道總會台北市分會於孔廟合辦兒童讀經班,總共有十班,數百位學童參加。
·一貫道總會參加台北市大安區公所假大安森林公園舉辦之「一九九八宗教博覽會」。
1999年
·於忠恕道院舉辦兒童讀經成果發表觀摩會,共有五百多位小朋友表演,兩千位觀眾參與。
·基礎忠恕道場長期舉辦九九重陽節敬孝活動,敬老尊賢,三代同堂。
2000年
·定期舉辦小狀元經典會考暨讀經圓遊會,鼓勵家長及小朋友讀經。
2001年
·一貫道總會台北市分會舉辦九十年度道義徵文比賽,龜山忠恕道院頒發優選及佳作等二十三名獎狀及獎金。
·基礎忠恕於忠恕道院舉辦一貫道青年子弟成年禮,三百多位道中及社區青年子弟參加。
·日本一貫道淨化人心研究會(講座),於日本九州熊本市舉行。
2002年
·舉辦九十年度班務整合定點班年終檢討會(每年舉辦)。
·舉辦九十一年度基礎忠恕新春團拜暨兒童讀經觀摩會。
·老前人投身傳道志業勳積懋著,榮獲內政部核頒內政獎章乙座。
·基礎忠恕道場鼓勵齊家修辦,提倡兒童讀經風氣,先天道院單位假忠恕道院舉辦合唱及讀經觀摩會。
·基礎忠恕道場舉辦三代同堂齊家修辦表揚大會。
·發揮宗教力量,落實社會和諧,一貫道主辦2002宗教聯誼會,於忠恕道院舉行,十個宗教,共124人參與盛會。
·基礎忠恕道場參與紀念師尊成道五十五週年感恩大會,暨三代同堂道化家庭楷模表揚大會。
·千禧年世界宗教和平高峰會議巴瓦金秘書長受邀參訪忠恕道院。
·忠恕學院聯合結業典禮在忠恕道院舉行,全省各分部數百位學員參加。(每年舉辦)
·基礎忠恕壬年午年新春團拜暨兒童讀經成果觀摩會,張老前人蒞臨賜導,各單位五百多位小朋友表演,三千多位來賓蒞臨盛會。
·基礎忠恕道場舉辦三代同堂道化家庭改模表揚大會,表揚四百九十六個家庭,共二千二百多人參與盛會。
·美國忠恕道院「中華文化訪道團--尋根之旅」一行回來台灣道場,進行法會及訪道活動。
·基礎忠恕學院高級部結業,進行「海外文化知性之旅」前往歐洲道場,並與梵諦岡做宗教文化交流。
·內政部宗教科黃科長率領真理大學宗教系師生一行參訪一貫道忠恕道院,進行暑期實習課程。
·宗教聯誼會於忠恕道院召開,共有九大宗教,一百多位各教貴賓蒞臨參訪。
老前人大德一生用60幾年有限的生命,開拓無限生命的延續;「用生命對生命、真誠對真誠」的愿心為道脈薪傳,奉獻畢生之心血....
老前人大德的殯逝,對一貫道道親宛如失去了一位大德敦化的長者;對國家社會而言,更如失去了啟迪社會人心的一位宗教聖哲。
老前人慈語
提起您的光明念頭
來照耀您的生命
提起您的空靈觀念
來超越您的生活
提起您的喜悅心情
來洗去煩惱塵埃
道本一體 理無二致
一貫真傳 師恩母德
善體天心 無私無我
合德同心 聖業彌久
道越修越堅 德越修越圓
做事思存天理 開口務順人心
辦道須識時務 修行要明天心
心寬才能容忍 量大才能福大
不知師命 辦道無益
不培內德 行功無益
不知自性 學法無益
嚴以律己 靜虛動直
-
眾人不做我要做,眾人不行我要行,打得濕就得乾,敲得斷接得起,修道人,有百折不回之操。
-
有功不自居其功,要能忘乎。若把一點功勞好處,時刻記在心上,一肚子全然是功,數之不清,隨後功高氣大,必生出許多毛病。道果也因之而敗。
-
挫其銳,銳則鋒銳也,鋒銳易傷人傷己,傷事害理;自心鋒銳,不外驕奢傲慢,爭強鬥勝,自高自大,自誇己能,此自心中鋒銳。
-
內修自性,六根清淨,則性明,性明則性君在位,發令於心,心役身,則身有所循,心有所歸,性有所安矣。
-
道存於心為之德性,行於見謂之綱常,故行功是修道人應有之天職,有道無德必定出魔,儒曰:「苟無至德,至道不凝焉」,故道必以德培之。
-
熟透道情,方能結得人緣。人天普度,無分人我,一體同觀,大義大量,方能廣興大道。
-
欲明大道端倪,首要側身修行,順乎正道好好經營,便是超凡路徑;倘若不矜細行,一行有失百行傾,終難趨入聖境。
-
心為五行之帥,心主百體之令,有體有用,統性統情;故修道人真心時存於個中,保其靈敏,本心時存於空裡,充厥和平。